辛苦切下一塊檢體後,開始縫傷口。因為傷口不大,筆者決定直接縫外線。不過剛縫完幾針尼龍線(不可吸收線),病人提出了疑問:
『醫生啊,你們不是有一種免拆的線嗎?』
『是啊!我們有一種可吸收線,會直接被人體吸收。』
『那就用那種線縫傷口就好了啊?不就不用拆了。』
這時筆者立刻察覺到,這又是一位誤解可吸收線(肉線)用途的病人。
一般在縫合傷口時為了美觀,就算縫完內線的傷口已經幾乎密合,也會再用外線把表皮對好,過1-2週再把線拆掉,就可確保傷口絕對平整。過去有人曾試不縫外線,或是只用特殊黏膠外敷,由於大部分這樣處理得傷口不甚美觀,最後還是捐棄了這些企圖不拆線的作法。(資料來源:國泰醫院整形外科醫師們的經驗)
簡單說來,可吸收線是用在不好拆線,或是不需要拆線的地方。例如陰部(我太太剛體驗過),或是傷口的內層(不可能再把傷口打開來拆)。用可吸收線來當外線更是一個不太聰明的手法,因為可吸收線被吸收時會發炎,造成疤痕增生。如用Catgut系列與Monocryl的線,不到兩週就被吸收大半,怕傷口會裂開。使用Polyglactin 910(Vicryl)與Polyglycolic acid(Dexon)這些多股的編織線,則有毛細現象吸入髒水的危險。至於Polyglyconate與PDS兩種不吸水的單股線沒有上述問題,但要一兩個月以上才會被吸收,會在皮膚形成嚴重的勒痕。而且等線吸收的這幾個月一直有線孔存在,會增加感染危險與病人不便。因此乾脆兩週內拆掉,既簡單又可兼顧美觀。
可吸收線 | 類型 | 記憶性 (可塑性的相反) |
組織反應性 (發炎性) |
半衰期 |
Catgut(羊腸,不是貓喔), 快速吸收/mild chromic | Twisted | Very high | High | 2 days |
Catgut | Twisted | Very high | High | 4 days |
Catgut, 緩慢吸收/chromic | Twisted | Very high | High | 1 wk |
Polyglactin 910(Vicryl) | Braided(多股) | Very low | Low | 2 wk |
Polyglycolic acid(Dexon) | Braided(多股) | Very low | Low | 2 wk |
Poliglecaprone 25(Monocryl) | Monofilament(單股) | Low | Very low | 1 wk |
Polyglyconate | Monofilament(單股) | Low | Very low | 1 mo |
Polydioxanone(PDS) | Monofilament(單股) | High | Very low | 1 mo |
Principles and Techniques of Cutaneous Surgery, edited by GP Lask, RL Moy. New York, McGraw-Hill, 1996, p. 77; and Garrett AB: Wound closure materials. In: Cutaneous Surgery, edited by RG Wheel. Philadelphia, Saunders, 1994, p. 199.
既然這些線放了一兩週就要拆除,當然就不用價格較高的可吸收線,直接拿不可吸收的尼龍線縫一縫,不但好縫強度又高。這也是醫師們不用可吸收線縫表皮的理由。
筆者過去試圖從頭解釋事情的原委給病人聽,後來覺得真是費時費力。最後發現用下列說詞,幾乎所有病人都可以秒懂醫師們的苦心。
『當然可以用可吸收線幫你縫表皮。不過一兩個月後線才會被吸收。所以這兩個月之內,你每天都要好好換藥、避免碰水、避免感染…』
然後幾乎百分之百的病人都會驚訝地大叫:『蛤~!要這麼久啊!』
『所以你乾脆用一般線縫一縫,一兩週後回來看病理報告時拆掉,就可以放心地洗澡了。』
這幾年下來,沒有任何一個病人會反對這個做法。